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打算写一个以某个刚毕业学长角度来看新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回过头来看时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做的不那么好,但我也不觉得我这一篇文章写得有多么对,只能说姑且写一些有感触的地方

1.明志篇

“马卡你应该明白,在大多数悲剧里面,真正的伤心很少见。“

  像是此前你所看过的任何一个讲座或者传记所告诉你的一句道理:“你应当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之持续努力”。如果你初入大学还在迷茫,我的建议是:先不要盲目努力,而是先问问你的目标在哪里

  你可能习惯了高中去如何刷题,如何提高成绩,如何让自己一次次的排名不那么难看,但那是因为高中的核心意义只有高考,但在大学,可能一些法则的转变更让你无所适从,我更以为大学是让你产生更清晰的独立思考和人格的地方,你的所学你的成绩可能在你四年毕业的那一刻化为飞灰,但你去面对问题时的考虑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因此定型或者留下深刻的痕迹。

 在上了大学之后一段时日里,往往会有很多人告诉你,你的专业找工作没有硕士是不行的, 于是获得一个暂且让你继续努力四年的目标:获得一个硕士学位。这将大概率是你22岁之前的主线。19岁-22岁,你从大一到大四毕业,一些人被迫进入他们尚未准备好面对的社会,另一些人则把主线任务完成,快乐时光又续了三年。然后25岁,被迫进入他们尚未准备好面对的社会。你终究会跃入这河流,不管是脸朝下还是屁股朝下。

  但我总觉得这是不那么对的,读研或者说硕士不应该是唯一的选择,更多时候我更希望你多去考虑一下所谓的未来,虽然绝大多数时候考虑了也没有用,但多虑总是比无虑要好一些的。不要把未来唯一的出路绑定在读研或者混一个学历这件事上,你才刚入大学有无限的可能,而我已不得不离开此地此前已成定局,所以作为一个先行者,我更希望告诉你,你的生活该远不止被【成绩】【保研】【综测】这类的词眼占据所有的视角,起码在大一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不那么好的。

  不得不很遗憾的告诉你一件事,农大绝大多数的本科课程,你可能很难学到什么。我很遗憾这件事情,起码绝大多数时候你得认清一个真相,你学到的,和你工作所用的,完全是俩回事情,大学或者读研的目的很多程度上只是为了延缓就业

  读研不会是你唯一的出路的。 毕业之后的去向主要有:保研,考研,考公,选调,工作,创业,出国,读第二学位等等,在大一这个阶段,你可能更需要认清楚哪些更适合你,同时请尝试去做一些不那么功利心的事情,尝试不要去问自己为啥要这么去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生活绝大多数的事情可能本身就是无用且无意义的,如果能让自己觉得还算高兴,那边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了。

2.求学篇

  先提出一些我这几年摸索出的建议和规律。

  1. 不要唯分数论,你以后就知道了,很多人根本不在意你那一点成绩排名。
  2. 农大大多数的课程,你想拿到A或者A+是很难的,可能你付出了90%的努力都不一定能达到那个分数,但任何一门课,哪怕是你只花了10%的心思精力,你都不可能挂科,所以无论你是否对自己的学业要求苛刻,但请稍微上一点心吧。
  3. 农大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补考,所以如果不小心挂科,你必须得在之后的学期重修这门课程,这是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很容易让一个人觉得自我挫折的事情,同时挂科在大多数学院将失去保研资格和奖学金的资格。挂科数量一定后则会学业预警并通知家长。
  4. 一门单科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你离毕业大概有八十门课程,眼界宽敞一点。
  5. 在农大的作弊风险很低,但是惩罚很高,一旦被抓失去评优评先保研的所有资格,大概率档案留底以及通报批评,请不要为了无所谓的几分去尝试这样的行为!
  6. 和高中不同,大学的课程很快结课,大概率没划重点,没有参考资料,没有可以刷的题,不会有那么多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比有的高有的低,很多人会努力争取平时分的高分以保证自己的成绩不会那么难看,但也有每天上课睡觉玩手机也能考到满分的神仙,请放平你的心态。
  7. 如果你不小心发现你某个时期结束之后成绩很差,翘掉了很多课,抄了很多次作业,几乎到了要挂科的程度,请你尝试向周围人求助,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互联网上的网课会帮你回到正轨,而不是盲目的闭门造车,你如果靠自学课本能学会这一切,我不太觉得你会沦落到快挂科的境地。
  8. 大一前排座无虚席,大二后排座无虚席,大三选择代表制出席,大四已经纷纷缺席。
  9. 多复习你的平时作业和书后习题,甚至网络上可以搜一搜其他学校这门课考试的卷子,有概率遇到原题或者完全一样的题型的。
  10. 你还记得我上面第二条给了什么建议吗?不记得了吧,就和你看书一样,第一次永远囫囵吞枣,看完了回想一遍,怎么也是会好一点的。
  11. 因为英语不再作为一个硬性的需求,95%的大学生,四年内英语只会越来越差。
  12. 很多时候,机遇和运气,比老老实实闭关修行认真学习要重要那么一些。
  13. 大学很奇怪的也很难改变的一个事情就是信息差,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人什么都知道,知道自己这个阶段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去参加什么比赛,什么时候提前参与科研,以及入党也好,评优也好,总有人先知先觉,而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半知半觉,你如果无心这些琐事可能会不知不觉。但很遗憾的一个事情是,先知先觉比起后知后觉来说,几乎在各项世人规定的标准上有着绝对性的优势。

3.生活篇

  我每年都会发现很多寝室好物,所以一方面它们真的很好的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质,但另一方面,四年内不加限制的堆积和冗余,使得我毕业时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我买的绝大多数东西其实是毫无必要的,可能我买的东西里只有10%真正对我的生活有帮助,90%都是无用的东西。**最为可怕的是,我买的时候很坚定的觉得它们是一定会有用的。**而我仔细想发现,我买的这些无用的东西,往往都是在我没有什么必须想买的时候闲逛购物网站或者商场时顺手买下的,可能觉得几块钱无所谓,可能觉得先屯着早晚能用,最后并无起到什么用处。

4.学生组织篇

农大的学生组织有很多,主要分为俩类:社团以及非社团的官方性质的组织

很多学生会问,学生会有必要加吗?社团有必要加吗?

不同人真的会给你完全不一样的答案的,所以他们的回答很重要吗?

无非的可能性是以下几种:你认识了很好的朋友或者伙伴,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你烦心于社团的琐事觉得占用了太多时间;你觉得这一切太过官僚化以及一切都和想象的不一样了。

很难说哪一种会是你所遇到的情况,但我总觉得,这不是通过询问前人意见就能得出的结论,你终将因为你当初的选择而后悔,那么为什么不更多依靠自己来做决定呢。

5.其他

另外一个悲惨的事实是,能够让同学们突破藩篱,真正思考意义的先行者们,也许正在远离与消失,我担心后来者在一个星光暗淡的环境下如何寻找方向。

好了,当抛弃一些别人预定的目标,你的前方,还剩下了什么?你可能短时间内并无答案。

所以,你真正想要做什么?

我不会给你答案的,因为我只是想喊醒你,你想做什么你得自己琢磨。一旦别人对你的亲手指导多了,你又会回到依赖别人的状态。我不会像你的父母那样,告诉你你要了解你的专业,了解你立身处世的本领。这些都很必要,但对于一个什么都没想清楚的人来说,过于急躁,对于一个强加太多限制的时代来说,过于浅显。你可以只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然后一步步深入,在深入的过程中撰写出你自己的故事。你也可以一开始就想上九天揽月,那将是我最尊敬的一类人。有些事情并不是25岁以后才开始想,也不是22岁以后开始想,也不应该是18岁以后开始想。不过,只要你愿意想,可能性就一直存在。一切。

【end】


[1]本文一些词句段落取自知乎作者Yanjie Ze【再读上交生存手册】一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57089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