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前言:在普通类保研的细分和分析上我花费的时间精力会多一些,因为这是大多数有保研想法的学生都会去考虑的方案,可以侧重性的阅读,关于学术专长,2+x,支教团的保研等我均放在其他类保研的文章里了。

目录:

一、ciee普通类保研方案

下载链接:信电学院推荐2023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细则-普通类.docx

TIP

这里采用的是19级的保研方案,若20级出现修改我会进行修改

我们这一届所有材料提交完,保研结果公示出来前俩天的时候,这个地方改了俩遍,所以排名临时变了俩遍,该文件和修改部分只提供参考,不作为20级或者是之后的保研依据

1.这里的/60×100取消

2.这里的课外活动成绩修改为=(文体+工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创)+附加分*2.5

二、ciee普通类保研细分分析

细分详解:

名称保研比例组成折算备注
GPAGPA×25×70%最终GPA每0.01等于最后0.175的得分
思想品德思想品德×10%三年平均后每1分的思想品德等于最后0.1的得分班主任评分+班级互评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5%三年平均后每1分为0.05的得分综测中的课外活动
创新成果创新成果×15%保研前统计,每1分等于0.375的得分竞赛+论文+专利

GPA:0.01×25×70%=0.175(最终GPA每0.01等于最后0.175的分,即每个学期的GPA影响因子大概是/6来计算)

思想品德:1*10%=0.1(取三年平均,这个全靠同学打分,其实拉分大的夸张)

课外活动:1*5%=0.05(课外活动三年平均一分为0.05的加分,即每个学年的一分课外活动为0.05/3=0.0175)

创新成果:1/40×100×15%=0.375(一分科创等于0.375的加分,即等于最终GPA的0.02还多)

请注意

这个地方请认真注意一下计算的细节和比例系数,后面几乎所有的得分加分都是围绕这里来讲的

三、GPA分析

关于GPA和选课的问题,我以自己的数据举例分析

学期单学期学分数(去掉通识)总已修学分(去掉通识)
大一上19.519.5
大一下19.539
小学期342
大二上21.563.5
大二下20.584
小学期488
大三上13101
大三下17118
小学期4122

那当我在大三下选课的阶段,大概为3.5绩点和最后要求大概为122学分的情况下,为了拉高GPA而多一门专选课所带来的收益是多少呢?先给出一条很简单的公式:

GPAnew=GPAoldcreditall+4.0or3.7creditcreditall+creditGPA_{new}=\frac{GPA_{old}*credit_{all} +4.0 or 3.7*credit}{credit_{all}+credit}

例如多选一门2学分的课程,假设我努努力可以拿到A的评级

3.50122+2.04.0122+2=3.508\frac{3.50*122+2.0*4.0}{122+2}=3.508

带来的GPA提高约是0.01不到,约等于0.175*0.8=0.14的保研加分(0.01绩点等效于0.175保研分,等效于单一学年的10分课外活动,三年平均下的3.3分),因此相当于该学期你的综测课外活动的8分(三年平均综测的2.6分)

但如果是多修一门1学分课程呢,假设我也拿到A的评级

3.50122+1.04.0122+1=3.504\frac{3.50*122+1.0*4.0}{122+1}=3.504

等于是拿了一个校级的小奖吧,折算下来等价于4分的一点综测

TIP

其他的加分根据自身情况算吧,我觉得你应该理解我的意思了,就是知道做一件事可以获得多少的回报和大概多少的成功率,而不只是盲目的觉得GPA不够所以拼命的选课

四、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1×10%=0.1(取三年平均),三年平均思想品德分的1分,及最后保研总分的0.1分

这个分差距有多少呢,我还是给一些例子和数据进行说明,取了保研名单中思想品德高低的俩人A和B

A同学思想品德的三年平均为100,B同学为93分

最后保研分差上,关于思想品德的分数差为7*0.1=0.7分

而GPA每0.01的分差为0.175,正好为0.04的GPA差距,或者也可以等同于40分的单一学年的课外活动分数(三年平均的13.33分)

五、课外活动

这里不详细写了,详情参考<综测方案详解>和<学院在册综合测评加分项>,只需要注意以下的点

课外活动:1×5%=0.05(课外活动三年平均一分为0.05的保研得分,即每个学年的1分课外活动为0.05/3=0.0175)

TIP

信电的综测相对繁复,加分项全面

六、创新成果

信电学院2023届创新成果加分细则

创新成果加分细则:

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加分
论文:
SCI一区一作、CCF推荐期刊或会议A类一作24
SCI二区一作、CCF会议B类一作18
SCI三区、四区、卓越期刊一作、CCF会议C类一作12
EI期刊一作9
核心期刊一作6
竞赛:
国家A类一等奖24
国家A类二等奖18
国家A类三等奖国家B类一等奖12
国家B类二等奖9
国家B类三等奖6
省部级一等奖4
省部级二等奖校级一等奖3
省部级三等奖校级二等奖2
校级三等奖1

其他成果: 发明专利授权12分。发明专利受理3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分,软件著作权1分(本项限定最高3分)。其他成果限学生第一完成人加分,其他完成人不加分,其他成果最高限定为12分。

其他成果其他成果加分备注
发明专利授权12
发明专利受理3专利的申请周期太长
软件著作权1本项目最高3分,软著的申请周期从3个月到半年不等

备注:

1.依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与预警期刊列表, https://www.las.ac.cn/front/knowledgeServices/serviceDetail?entityId=26&entityType=ApplicationMart

2.科技创新成果项得分,总分不超过40分,超过者按40分计算;

3.以上评定根据不同类别分别考核,累计加分,累加方法:创新成果加分=A+B60%+C30%+(D+E+…)*10%;其中A取最高分,B取次高分,依次类推;

4.同一项目参加各级竞赛获奖不累加;

5.获得录用但未正式发表者加分需乘以0.8的系数;

6.学生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合作的科研成果、竞赛奖项等仅作为参考,无创新成果加分,但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7.预警期刊和黑名单期刊无创新成果加分。

8.竞赛加分按相应等级分数为基准(100%),对于获奖团队成员,排名第一获得100%,排名2-5名获得70%,排名6-10名获得40%。如获奖的赛事不区分排名,则由参赛队员协商一致而确定参赛人员排名,否则参赛人数5人以内的队伍每人获得70%,参赛人数5-10人,每人获得40%。如学生由其他学院教师指导,或与其他学院学生共同参赛获奖,则参照上述方法执行。

9.竞赛等级按获奖当年有关认定结果执行。

10.本方案由信电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这里我举个例子说明:

张三的获奖有:

比赛名奖次贡献排名得分计算
互联网+国赛(全国A类)三等奖第二12分×70%=8.4分
挑战杯北京市奖(省A类)一等奖第一4分×100%=4分
软件著作权三篇--1分,1分,1分
兴农杯校赛二等奖二等奖第三2分×70%=1.4分
计算机设计大赛(校赛)二等奖第一2分×100%=2分
某不知名竞赛(不在认证表中)一等奖第一无分数

那么,张三的得分是多少呢

1.首先进行高到低排序就是,8.4,4,2,1.4,1,1,1

2.然后最终得分=8.4+4×0.6+2×0.3+(1.4+1+1+1)×0.1=11.84

这个制度本质是为了避免利用大量小比赛和小得分的堆积来获得优势,而是鼓励冲更高的奖项

参考表:

这里选取了2023年各个专业的保研总分排序前20名,分别提取科创分数后制作的图表,仅作为自身排名水平的参考衡量
排名电气电子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大数据实验班
110.195.767.017.1422.928.84.68
26.13.65.686.5521.533.676.1
31.823.244.63.518.3525.11
47.947.9735.887.444.816.3
53.8913.16.638.2212.742.6
62.612.4413.836.57.444.84
754.24.85.513.151.4
83.845.1728.1712.425.2
923.34.894.84.54.52.6
104.062.15.862.6
1113.33.96.3531.6
128.93.1717.54
132.723.28
1435.341.4
155.44.2
1616.054.93.22
174.84.26.66
184.23.21.4
19
2010.73.14

数据来源:信电学院2023届本科生推免最终成绩-公示.xlsx

TIP

一点个人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竞赛和科研的区别侧重备注
竞赛获得本校资格这方面比较重要所以要保研的话得多参加竞赛,尽力拿好的奖,但是也不宜投入过多精力,拿到够用的分即可
科研获得外校offer方面比较重要如果想保研到特别好的学校需要科研,一般来说科研经历就可获得导师青睐,有产出的话最好,但是一般来说产出很难

但二者最重要的点还是不影响GPA的前提下,除非是想走学术专长的保研路线

七、上届保研去向的粗略统计

计算机类:

2021届:

排名部分先后
北大软微1人
中科院计算所:1人,信工所:1人
北理工EE:1人,CS:2人,CB:3人
华南理工SE:1人,CS:1人
武大CB:1人
农大CS:3人
北师CS:1人
北邮CS:1人

2022届:

排名不分先后
1.清华1人
2.北航2人
3.复旦1人
4.武汉大学2人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
6.中科院1人
7.浙大1人
8.西安交通大学1人
9.西北工业大学1人
10.大连理工大学1人
11.农大3人

八、本校其他学长的保研经验帖

人物去向链接
18级计算机学长北邮计算机学院跳转链接
18级计算机学长中科院计算机所跳转链接
18级实验班学姐中科大跳转链接
同上同上跳转链接
19级计算机学长中科大跳转链接

TIP

如果有相关的经验帖,可以联系邮箱1131436981@qq.com发送给我链接和简短的说明,我会联系对方请求授权